發(fā)布時間:2024-11-25 14:40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shù):
“少年憶,江南敘,最美是無錫……”當本土歌手肖斯塔與來自哥倫比亞的留學生傾情演繹的無錫人才主題曲——《無錫》悠揚婉轉的旋律響起,2024無錫·北京人才合作發(fā)展大會的現(xiàn)場頓時沸騰了。“真好聽,這就是我心馳神往的江南”“更加激起了我想要去看一看、闖一闖的愿望”……一首精心編排的曲子,讓天下英才近悅遠來,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當區(qū)域間的“搶人大戰(zhàn)”愈發(fā)白熱化,當引才政策的邊際效應逐漸降低,以品牌化思維推進人才工作,成為地方打造引才強引擎、構筑育才硬支撐、提升留才軟實力的戰(zhàn)略選擇。近年來,無錫市委人才辦堅持向品牌發(fā)力,圍繞“無比愛才 錫望您來”的深情告白,構建起多元素、多維度的引才品牌矩陣,形成獨具特色的無錫人才IP,向海內外發(fā)出無錫引才的“最強音”。
樹立IP:打造無處不在的引才“頂流”
阿福阿喜,是無錫人眼中的“頂流”。如今,他們被賦予了更多新的內涵。
2021年7月,無錫人才工作形象IP阿福阿喜首次盛裝亮相。他們脫胎于國家級非遺——惠山泥人,因富有本土文化底蘊,迅速贏得廣泛認同。此后,阿福阿喜不斷換上“限定皮膚”,衍生出“生肖版”“禮服版”“創(chuàng)業(yè)精英版”“國潮版”等多種形象,還融合無錫各區(qū)位、產業(yè)及文化特色元素,打造出一整套板塊專屬形象,共同組成了無錫人才工作IP形象群。
平面形象深入人心后,“無錫有禮”人才主題文創(chuàng)產品應運而生。扇子、U盤、手辦、帆布袋、保溫杯……在太湖人才發(fā)展大會、“太湖杯”“百企千才高校行”等眾多人才活動場合,這些實用而不失格調的文創(chuàng)產品驚艷亮相,獲得了從院士到大學生等各類人才的喜愛。“福喜”紙馬杯墊、紫砂杯和絲綢卷軸,還跟著“雙招雙引”系列活動,漂洋過海到了法國等地,讓海外人才也愛不釋手。
深諳“潤物細無聲”的道理,在城市的重要窗口,無錫引才IP持續(xù)散發(fā)魅力。從機場貴賓區(qū)和“太湖人才廳”、南京火車站燈箱、各板塊戶外大屏,到地鐵腰線、人才咖啡吧臺,人們逗留的地方,總能看到那一抹亮眼的太湖藍,和那句耳熟能詳?shù)囊趴谔枴?/p>
“無錫4條地鐵覆蓋的所有站點腰線上,南京火車站人流熙攘處的燈箱上,都有無錫人才IP形象,掃一掃二維碼即可查看人才資訊和政策。”市委組織部人才處處長袁曉雷說,這條流動的信息紐帶讓人才工作“活”了起來,無處不在的引才IP已深深烙印在城市空間,讓人們具象化體驗到了這座城市對人才的渴求與尊重。
多元協(xié)同:搭好品牌體系“一磚一瓦”
運營城市人才品牌遠非單一的人才政策宣貫,而是一個綜合性的戰(zhàn)略考驗。“尤其在自媒體時代,我們要流量,但不能唯流量,打造扎實的產品應成為必然追求。”無錫人才工作品牌化的“幕后推手”之一——無錫太湖人才發(fā)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兩年中心不斷花式“整活”,在優(yōu)質內容上下功夫,通過推出一系列充滿“網感”的產品和項目,展示了無錫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方面的深厚布局。
“什么是人才分類認定?人才分類認定后有哪些福利?如何申請人才分類認定?”在視頻欄目“周道政策”中,主持人周馳剛答疑解惑、娓娓道來;《人才咖啡飄香上線!》小綠書,用精美的筆記詮釋無錫引才的“啡常”套路;“無錫名人錄”欄目聯(lián)動視頻號@“我的無錫我的城”,每期推出一名從歷史長河中走來的無錫名人……
中心不僅做大做強無錫人才公眾號、無錫人才網等自主可控平臺,還構建了抖音、B站、微博等頭部商業(yè)平臺的新媒體矩陣,持續(xù)打造“無錫360”“科技鎮(zhèn)長團觀察錄”“太湖更深處”“梁聲訂做”“張三理室”系列欄目,并不斷創(chuàng)新人才服務產品,如舉辦“無錫企超”、開展“人才房 優(yōu)惠購”直播活動、與多家銀行合作開發(fā)“太湖人才卡”……形成差異發(fā)展、協(xié)同高效的全媒體、多渠道傳播體系,賦予人才品牌時代氣息與美好期許。
好風憑借力,對于人才工作品牌宣傳來說亦是如此。社交媒體達人、企業(yè)家和創(chuàng)業(yè)者、文化和藝術界人士、教育和學術界人士……我市聘任了一批“人才推介官”,他們活躍在城市前沿,為無錫代言、為人才吶喊。圍繞太湖人才發(fā)展大會、“春暉杯”和“太湖杯”等重點活動,我市聯(lián)動各大媒體加大宣傳,《科技日報》《新華日報》等國省大報大刊頭版聚焦。
唱好“連臺戲”、下好“一盤棋”。無錫以一流的人才工作產品為抓手,搭好工作體系的“一磚一瓦”,一體推進人才工作品牌化的實現(xiàn)路徑,提升廣大人才對品牌價值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
深度挖掘:推動城市人才影響力“出圈”
從歷史余暉映照的古橋流水、巷口碼頭起筆,鏡頭一轉,繁忙的現(xiàn)代都市生活圖景逐一呈現(xiàn):一座座科技園區(qū)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智能機器人穿梭其間……這部名為《太湖更深處》的宣傳片通過“AI生成技術+實景實拍”,以獨特視角展示了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的蓬勃生命力,在今年的太湖人才發(fā)展大會上甫一亮相,就收獲無數(shù)好評。
無錫一年一度的人才盛會上,每次的開場“大片”都令人期待。從《憶江南》《無錫有戲》到今年的《太湖更深處》,每年絞盡腦汁打造一部人才工作宣傳片,不費勁嗎?“費勁,但是值!”袁曉雷表示,要樹立“酒香也怕巷子深”意識,深度開展人才工作品牌宣傳,緊緊抓牢品牌傳播的口碑效應,推動人才工作深入人心。
更多“沉甸甸”的誠意之舉,讓無錫的人才品牌“實實在在”。今年夏天,我省首部人才主題當代滑稽戲《吾以錫為歸》誕生了。該劇以無錫人才公寓為背景,講述各類青年群體在此拼搏奮斗、追尋夢想的故事,勾勒出“我在無錫挺好的”美麗生活畫卷。而致敬當代科研工作者、謳歌中國載人深潛精神的舞劇《10909》,從無錫、南京一路演到上海,所到之處引起觀劇熱潮。觀眾們通過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發(fā)表觀后感,表達對該劇的喜愛,也重新認識到了無錫這座人才高地。
講好人才故事,展現(xiàn)人才風貌。一個個“出圈”爆款,做到了對人才品牌附加值的深度挖掘與精準傳播,提升了無錫人才工作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展望未來,無錫人才工作的“造勢”之路還在繼續(xù),必將綻放更多精彩。
來源:無錫日報